查驗常見問答集

查驗常見問答集


一、常見問答

Q1 如何撰寫查驗目標與預期使用者?
依據CNS 14064-3第4.3.2確證者與客戶應於確證過程開始時,即協議確證目標。溫室氣體計畫的確證,其確證目標應包含對負責者所敘述之已規劃的溫室氣體計畫,將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與 /或移除增量之可能性評估。查證者與客戶應於查證過程開始時,即協議查證目標。
查證目標:這是指查證工作的具體目的。例如: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或符合ISO標準或環境部標準。
預期使用者:這是指會使用查證結果的人或團體。例如:公司管理層、政府機構或環保組織。
例:公司高層需要這些查證結果來制定減排策略和目標,確保公司在環保方面的合規性和社會責任。
或是,環境部公告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之事業單位。
Q2 自願性方案與環境部方案有什麼不同?

項目/方案

自願性方案(查驗)

環境部方案(查驗)

金管會方案(確信)

主管機關

1. 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

2. 其他

行政院環境部

1. 台灣證券交易所

2.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盤查對象

1. 企業間(供應鏈)之要求

2. 其他自願性目的

113222日修正公告環境部氣字第1139101260

2023年起按執行業別與企業資本額分階段納管

查驗標準

1. ISO14064-12018/

CNS14064-12021

2.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GHG Protocol)

3. 企業價值鏈(範疇三)標準

1.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

2.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

1. 同屬環境部納管事業:依循環境部方案標準

2. 非屬環境部納管事業:國內依循金管會規範、國外依循當地規範或國際規範

→ 本中心依循自願性方案標準

盤查範圍

直接排放

需盤查

需盤查

依循方案而定(如左列)

能源間接

需盤查

需盤查

其他間接

依重大間接排放鑑別結果

無須盤查

Q3 什麼是合理保證與有限保證?
依據CNS 14064-3附錄A.2.3 確證或查證之保證等級、目標、準則及適用範圍A.2.3.1 通則-確證或查證的目標係使確證者或查證者對於溫室氣體主張是否無實質差異,發給確證或查證聲明。A.2.3.2 保證等級在與計畫或組織溫室氣體主張相關的確證或查證過程開始時,須建立客戶考量預期使用者的需求所要求之保證等級。保證等級指定確證者或查證者為作成結論須具備之相對信賴度。由於諸如判斷之使用、測試之使用、管制之先天性限制,以及某些證據型式之品質特性等因素,絕對保證係無法達成。確證者或查證者評估所蒐集之證據,並於確證或查證聲明中陳述其結論。
通常有二種保證等級
“合理保證承諾”,與- "有限保證承諾”。
對於合理保證等級,確證者或查證者就負責者溫室氣體主張之實質正確性,提供一個合理但非絕對的保證等級。
範例1:合理保證等級之確證或查證聲明,可以下列文字表示:
依據執行的過程與程序,此溫室氣體主張係為實質正確的,且為溫室氣體數據與資訊之確實展現,及係依溫室氣體量化、監督及報告相關的國際標標準,或有關的國家標準或實務製備之。
有限保證等級與合理保證等級的區別,在於其較不強調用以支持溫室氣體主張之溫室氣體數據與資訊之詳細測試。對於有限保證等級而言,確證者或查證者須不引導預期使用者認為所提供的是合理保證等級。
範例2:有限保證等級之確證或查證聲明,可以下列文字表示:
依據執行的過程與程序,無證據顯示此溫室氣體主張係不為實質正確的,且溫室氣體數據與資訊未確實展現,及係未依溫室氣體量化、監督及報告相關的國際標準,或有關的國家標準或實務製備之。
協助負責者編撰溫室氣體主張的溫室氣體資訊,被認為違反獨立性,確證者或查證者不應發給任何種類的保證。所需的保證等級須由溫室氣體方案指定,且須考量所需之實質性。
Q4 什麼是實質性門檻?為什麼是 5%?
依據環境部『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第2條之12,針對排放量調查過程累積的錯誤、遺漏及誤導,可能影響溫室氣體決策之項目,於排放源排放量之查證差異在可容許誤差範圍內,符合合理保證等級之定量準則。
及同法第26條之2,『查驗機構執行查證時,應以事業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所載總排放量百分之五為定量實質性門檻,並規劃符合合理保證等級之查驗計畫。』因此實質性門檻訂為5%。
Q5 什麼是温室氣體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
依據ISO14064-1
3.1.9 直接温室氣體排放(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direct GHG emission)
來自組織(3.4.2)所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源(3.1.2)之溫室氣體排放(3.1.5)。備考:本標準使用股權持分或控制(財務或營運管控)之概念來建立組織邊界。
3.1.11 間接温室氣體排放(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direct GHG emission)由組織(3.4.2)之營運與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3.1.5),惟該排係來自非屬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源(3.1.2)。備考:此等排放通常於上游或下游產業鏈所產生。
Q6 AD、AG 是什麼代碼?
依據行政院公告【溫室氣體認證機構及查驗機構管理辦法】組織型查驗項目一覽表,相關查驗項目之代碼

代號

驗項目

AA

能源生及輸配

包括A-1再生能源、A-2非再生能源及A-3能源輸配

AB

石油煉製

包括A-7石油煉製

AC

化學材料/製品製造

包括A-8化學材料製造,如基本化學材料製造、石油化工原料製造(以化石燃料製石化基本原料及中間品)、肥料、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人造纖維、農藥、環境衛生用藥、塗料、染料、顏料、清潔劑、化粧品等之製造

AD

金屬製造

包括A-9金屬(及基本金屬)製造,如冶煉、鑄造基本金屬原料;加工製造金屬板、條、棒、管、線、扣件、刀模具、容器等基本金屬製品及其他加工處理等

AE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

包括A-10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如水泥及其製品、玻璃及其製品、耐火或黏土建材及其他陶瓷製品等之製造

AF

電子零組件製造

包括A-11電子零組件製造,如積體電路、印刷電路、二極體及面板等使用含氟溫室氣體之製程製品

AG

能源使用

包括A-4食品製造、A-5紡織及A-6紙漿、紙及紙製品製造,以及其他主要使用化石燃料供熱之製程

AH

其他設備製造

包括A-12電力設備製造、A-13機械設備製造、運輸設備及其零件製造、其他機械設備及其零組件製造等

AI

農、林、漁、牧

包括A-15農、牧業、A-16林業、A-17漁業及其他土地利用等

AJ

廢棄物處理與處置

包括A-19廢()水處理業、A-20廢棄物清除、處理及資源回收業及A-21染整治業

AK

運輸

包括A-22陸上運輸業、A-23水上運輸業及A-24航空運輸業

AL

使用電力之生及服務

包括A-14業用機械設備維修及安(組)裝、A-18用水供應業、A-25倉儲業、A-26服務業及以辦公室型態為基礎之業等主要為用電之生及服務

AM

碳捕集、利用與儲存

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

AN

其他

A-27其他

Q7 我想請生產力中心協助查驗,要準備哪些資料?
填妥申請書、準備盤查報告、盤查清冊、工廠證明、製程圖等。
Q8 查驗流程需要多久?

本中心流程詳細流程如右圖:

1.查證申請到報價、簽約。

依據申請者提供資料的詳細度最快一周。

2.查證小組成立到完成查驗核發意見書

2 4 個月。

Q9 查驗結果會被公開嗎?

凡於本中心查驗申請書勾選同意機關()名錄(僅包含基本資料,不包含溫室氣體排放量)公開於中國生產力中心查驗證網站以供外界查詢者,才公開該機構之名稱。

(詳細可登入CPC官方網站→查驗證服務→網站右側可看到「驗證機構客戶名錄」)

Q10 我們是第一次申請查驗,應該怎麼做?
確認是否屬環境部公告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之事業單位,若「是」請依據《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完成盤查報告書; 若「否」可參考《ISO 14064-1》要求之資訊完成盤查報告書。填寫本中心的申請書並備妥已完成的「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與「溫室氣體盤查清冊」等相關資料,與本中心查驗證辦公室聯絡窗口聯繫。

二、名詞解釋

固定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是指會排放空氣污染物的、位置固定的設施或操作單元,例如工廠的煙囪、發電廠的鍋爐、營建工程的揚塵等,不因本身動力而改變位置。 這類污染源的共同特點是其排放的污染物來自非移動性的來源,無論規模大小,只要能排放空氣污染物,都被視為固定污染源並受到環保法規的管制。
公私場所
《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2 條第 11 款
公私場所:指一切公營或私營之工廠、事業場所、建築物及其他固定場所。
管制編號
環保局核發,用於管理需申報的固定污染源
工廠登記編號
合法製造業工廠編號,由經濟部或地方政府核發
統一編號
國稅局核發的 8 碼公司身分編號
反應程式排放
製程化學反應產生的溫室氣體
厭氧處理
利用厭氧菌在無氧環境下,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COD)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及生物細胞。會產生甲烷(CH₄)
好氧處理
在有氧氣的環境中,好氧微生物會以廢水中的有機物為養分,進行氧化、還原和合成等代謝活動,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質。
汽電共生(CHP)
汽電共生是一種能源技術,利用同一套設備同時產生電力和熱能(如蒸汽),以最大化燃料的使用效率,達到節約能源、減少廢熱排放的目的。 這種技術通過回收發電過程中產生的廢熱用於工業製程,或利用工業製程中的廢熱來發電,可將燃料的總體使用效率提高到50%以上。
化石燃料 vs 生質燃料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指由古代生物(主要是動植物)的遺骸,經過地層的沉積作用和長期的高溫高壓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資源,其主要種類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 這些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於消耗速度遠大於自然生成速度,地球的儲量是有限的。燃燒化石燃料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但同時也是大量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對環境造成影響。
生質燃料:生質燃料是由生物質提煉而成,屬於可再生能源,可作為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使用,以取代化石燃料,例如將木屑製成的生質顆粒燃料、由植物油脂提煉的生質柴油、或利用廚餘發酵產生的沼氣等。 生質燃料的生產過程能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在燃燒時釋放回空氣中,形成碳循環,因此被視為一種碳中性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