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話

管理者的話


追求「人物境共好」,共創卓越

企業要實現永續經營,須考量六大關鍵要素:「優質企業文化、有效獲利方程式、持續精進、創新、適時變革與從CSR到ESG」。前兩者為企業之基盤,後者則是驅動企業持續成長之動能,而創新導向的經營思維與ESG永續發展之願景則是落實這些要素之核心。
本人長期倡議「永續經營」理念,鼓勵企業在經營歷程中追求「人、物、境」之共好,尋求平衡、成長、共生之創價模式,進而蛻變為能洞察趨勢、創新創價之高韌性企業。
然而,人生百年,想建構能夠傳承數百年之企業談何容易。企業願景與目標之實踐過程,與「人」之價值觀密不可分。價值之根源來自於人之認知與體驗,而這正是優質企業文化之出發點。企業在追求財務績效之同時,若能堅持照顧員工、視人才為資產,以心靈因子為動力驅動正向循環,則在遭遇困境時,員工自然能共體時艱、與企業同舟共濟。無優質之企業文化,如同無根基之大樓,難以永續。為此,CPC透過自主開發「全e化人才資本發展體系」,持續精進選、用、育、留之人才資本發展策略,落實核心價值認同與職能提昇,以協助員工實現職涯發展;再以充沛人才,對外協助政府發展具體社會共融作為,如活化高齡長者社會參與、擴展原民文化與經濟能量等。
當前,在企業彰顯對永續發展之際,除積極導入ESG理念,並對應2030 SDGs目標之外,淨零碳排已成為顯學,然而在永續轉型之歷程中,實亦須關注「自然經濟」與「生物多樣性」議題。過去以生產導向為主之經濟發展模式,忽略對環境與生態的傷害,導致氣候變遷與生態鏈破壞,及忽視對勞工權益之維護與保障,影響平等與共融之勞僱關係。因此,企業除以產業與市場導向外,亦應思考如何與環境共生,重視在地生態、人文發展與員工權益之關注與維護以人為本之策略思維。「物」的創造則不只是滿足需求,更應涵養綠色基因,讓人透過體驗與感動,啟發對永續價值之認同。
鑑於此,CPC自2023年起舉辦「閱讀趣」知識分享活動,透過《能力》雜誌及經管叢書傳遞永續經營新知。2024年更以《自然正成長經營》為基礎舉辦系列論壇,鏈結全球趨勢、ESG倡議,鼓勵企業實踐生物多樣性復育,推動自然與經營共榮。CPC亦從內部出發,培育百餘位專業講師與顧問,並取得溫室氣體查驗機構資格,協助企業執行碳盤查與減量,並提升經管績效;另開發雲端溫室氣體填報系統(GHG-CCS),提供企業碳管理決策依據。旗下「ESG永續發展學院」建構完整職能培訓藍圖,推出多元課程如「TCFD氣候財務揭露」與「IFRS S1/S2解析」,協助企業培養綠色管理人才、強化風險管理與永續發展規劃能力。
CPC作為產業價值鏈轉型之推手、經營管理顧問服務之領航者,2024年榮獲TCSA「企業永續報告—金獎」及「企業永續單項績效—人才發展領袖獎」雙重肯定,這不僅是榮耀,更是對CPC服務品質之最佳肯定。CPC將持續配合政府產業發展政策,攜手企業與產業生態體系,共築一個平衡、成長、共生之永續未來,一起成長、共創卓越。